八八读书网 > 玄幻小说 > 行者:传说之路 > 第168章宗府
    离开七客府后,李治平转到七层天雷宫的另一侧。

    那里是另一个府衙,天雷宫宗府。

    宗府内府院庞杂,看守众多,不仅有持枪的兵士,还有天雷宫修道者环伺。

    这里堪称天雷宫的命门所在,就因为这里有那份天雷宫门下修道者出身的名单。

    这份名单与移契捆绑在一起,一旦泄露出去,有心者就可以联合起他们的力量。

    这正是殷氏和楚氏现在着手的事,他们要在发动反叛前把这份名单弄到手。

    而李治平也在利用这份名单设下陷阱,等待殷氏楚氏自投罗网。

    李治平本已安排好,提前做了一份假名单引殷氏楚氏上钩。

    但现在计划生变,假名单已经无用了。

    李治平一路走过,兵士和修道者纷纷参拜。

    但李治平却只看着不远处排起的长龙,男男女女手中抱着尚不记事的孩童。

    看着他们交付了孩童,签下移契手捧银两,那些脸上掩饰不住的窃喜,却还假意抹泪悲伤。

    李治平心在泣血,但脸上的表情却很冷漠。

    这样的天雷宫,滋生了多少冷血无情的豺狼,覆灭了最好。

    而这一切,都拜他李家先祖所赐。

    李治平的脸上又出现了作呕厌恶的神情。

    穿过多个府院,李治平来到最后也是把守最严密的一个府院。

    这里没有了人来人往,也没有了兵士,只有黑衣天雷宫修道者手持雷剑,瞪着锐利的双眼四处扫视。

    突见李治平到来,尽数参拜,敬畏地道“首辅大人。”

    李治平没有理会,径直走入了府院,来到正堂。

    正堂中正有多人在编档,只有一人来回在踱步,不时向档案低

    头看上一眼。

    李治平入堂轻咳一声,众人循声看去,纷纷低首参拜。

    李治平手摆了摆,示意继续工作。

    来回踱步之人迎上前去,恭敬道“首辅大人驾临,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这人正是宗府的府监,李喆弘,同出自李家。不过,在李氏一门算是旁支,身份并不显赫。

    掌理宗府,在外人看来,只是随意被李家安排了一个打杂的差事。

    甚至有人提起他,私下里还多有取笑。

    传言他多次上书李令山,请求调入相阁,但李令山从未理睬,甚至还敕令过他,无才无能痴心妄想。

    不明真相的人都道是因他出身李氏旁支,不受器重。

    李治平淡淡道“无妨。”

    李喆弘依旧躬身跟在李治平身旁,低声道“首辅大人有何示下”

    那模样一副谦卑,似乎十分惧怕李治平。

    编档的人中,有人斜目而视,暗自摇头。

    李治平看也没看李喆弘,只是继续往前走,走到大堂里处一侧,那里是一道厚厚的铁墙。

    所有归编好的名册档案,最终都要存入这道铁墙内。

    这里面,就是档库。

    门外把守的天雷宫修道者把档库围了个滴水不漏。

    李治平看着紧闭的铁墙,道“近来,可有人进入过档库”

    李喆弘忙低下头,道“回首辅大人,除属下外,无一人进过档库。”

    档库的铁墙上有一道厚厚的铁门,铁门的金刚锁只有三把钥匙,分别归属李令山、李治平和李喆弘。

    能进入档库的,也只有他们三人。

    每日编好的名册档案,最终都由李喆弘一人带入档库存放。

    除他们三人外,任何一人进入档库都是死罪。

    r  在这里编档的人,他们只对应雷法第三重以下修为的人修改移契。到了雷法修为第三重以上,所有的修改都只有李喆弘一人能改。

    而在每月发放反抚银两时,移契上的姓名,对应各自的编号,每个人该发放多少反抚银两,也都由李喆弘一人提前安排。

    这就保证了能够知道各家送入天雷宫的人,只有李喆弘一人能对应上编号。

    而各家只能从得到的反抚银两得知他们的孩子雷法修为在第几重。

    殷氏和楚氏要调集他们族内的七野雷震,只有两个选择,或者强入档库拿到名册一一对应,或者收买了李喆弘。

    殷氏和楚氏的四鼎要强入档库简单,但在强入档库那一刻,就是他们反叛的开始。

    那么庞大的名册,要找出他们族内的人需要很长的时间,要从七野调集就需要更长的时间。

    只有四鼎,他们根本来不及等待。

    所以,强入档库去名册,是不可能的。

    余下,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收买李喆弘。

    而这个进程,早就开始了。

    李治平还望着铁墙,道“什么人最近来过”

    李喆弘看了李治平一眼,又低下头去,模样唯唯诺诺地道“没有人来过。”

    能够参与到权力博弈,或者有些见识的人,都知道与宗府莫名往来,是杀头的罪。

    就算是渗透宗府,也不会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宗府内。

    李治平语调一变,冷冷地道“二裁也没来过”

    埋头编档的人中,有几人微微转过头向李治平的方向瞥了一眼。

    殷氏楚氏作为大秦势力最强大的两个氏族,族内子弟多有进入大秦各个司府,宗府也不例外。

    何况,还有殷氏楚氏已经暗中拉拢的家族,其中也会

    有这些家族的子弟。

    李喆弘道“回首辅大人,没有。”

    李治平突然厉喝一声“当真”

    李喆弘浑身一哆嗦,当即跪了下去,慌张道“不敢欺瞒首辅大人。”

    李治平这才转而温言道“那就好。起来吧。”

    说着,一手扶着李喆弘,将他托起,两人面对面,李治平忽然眨了眨眼。李喆弘也眨了一眼回应,那一瞬的眼眸中,哪里还有一丝唯诺慌张。

    李治平也不说话,顺势就向堂外走去。

    待李治平松开扶着他的手,李喆弘又抬起衣袖往额头擦了擦,躬身道“恭送首辅大人。”

    其余编档的人也同时放下手中的笔,躬身齐道“恭送首辅大人。”

    待李治平走远。

    殷氏的人向楚氏和他们拉拢的家族中的人眨眼示意。

    李治平忽然提到二裁,而二裁出自殷氏,李令山曾允可二裁主理调动七野雷震的事,这些人都已经知道。

    现在看来,李令山和李治平对二裁并不如何放心。

    殷氏的人为避讳,这时就不好说话。

    楚氏一人叹了一声,道“府监大人也是李氏血脉,首辅大人却一点不给府监大人留情面,也太不近人情。”

    有人回应道“谁说不是呢,府监大人任劳任怨,堪称我辈之楷模。可这些年来,我等所见的无端呵斥也不是一回两回了。”

    看似下属对上司的遭遇鸣不平。

    李喆弘一脸苦闷,摇头叹气。

    又一人道“是啊,我们倒还罢了,谁让我们出身微末,有个差事养家糊口也不差。可府监大人,堂堂李氏一脉,怎么也该入相阁。”

    李喆弘脸色难堪,这话似乎戳到了他的痛处,但却开口呵斥道“不得胡言乱语。”

    另一人道“府监大人勿怪,我们都是大人的下属,当然不想害了大人。只是有些事,让我们看着心寒,不吐不快。”

    李喆弘向门外张望,好像怕这些话被外人听到,一副谨小慎微的神色。

    楚氏又有一人道“要我说,就算不能入相阁,去执掌别的司府也好。宗府尽是些编档归案的杂活,换个识几个大字的人也就是了,怎能让大人在这里一守多年。既无权,又无势。”

    再有一人道“就是,像我们,识得几个字也就够用了。大人可是博览群书,通晓古今,留在这里大材小用,谁都会替大人不值。”

    有些并没有被殷氏楚氏拉拢,也不知晓大秦和天雷宫暗潮涌动的人,见这状况惊骇不已,议论这些事若传出去,恐怕他们听到的人都会受连累。

    于是,有人打断道“诸位同僚,不论心里如何想,这些话还是不要说的好。”

    楚氏的人却反道“其实,你也这么想的,对吧在这里的,都是自己人,谁也不会传出去,我们做下属的,只不过都是替府监大人惋惜。”

    打断的那人哑口。

    和他一样的人,其实看到李喆弘多次被责骂也心生过不平。

    在大秦,手握权势的人都目中无人,欺压喝骂下属都是常态。

    但李喆弘却不这样,或许是他生性胆小怕事,唯唯诺诺不敢得罪人,可也因此在手下任职的人却比别的司府要好过得多。

    李喆弘此刻唉声叹气,脸上没有一丝威严。

    众人看向他,也都暗自摇头。

    楚氏的人道“算了算了,不说这些了。闭府后,我们一同陪府监大人饮上几杯,权当让府监大人开怀。众位意下如何”

    众人纷纷响应,不知暗涌的人也觉得该当如此,这是下属的本分。

    殷氏的人却道“我们就不去了。”

    讪讪一笑。

    众人也知是李治平提到二裁,他们理当要避讳,各自心领神会。

    李喆弘一脸犹豫,道“还是算了,传到首相大人和首辅大人那里,总是不妥。”

    楚氏的人道“府监大人多虑了,各个司府都时有宴会,这并不违律。若当真被问起,这事属下们替大人担起来。”

    众人纷纷附和。

    李喆弘见众口一词,也就勉为其难应承了下来。

    殷氏和楚氏的人相视微微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