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读书网 > 都市小说 > 开局1958荒年,我带着生产队吃肉 > 第957章 远山队长来了
    王小北收起笑意:“不清楚,那天偶然听到,就记下来了。”

    他又笑道:“走吧,前面就是昆明湖了,去看看那里的长廊。”

    颐和园的长廊极富盛名,据说上面有一万多幅彩绘,四大名著的各种情景都有,而且图案各异,绝不重复。

    “嘿!你怎么了?”

    王小北看见柯秋露一脸郁郁寡欢,便凑了过来问。

    柯秋露心里憋着一股气,既不回应也不吭声,一副懒得搭理人的模样。

    这下可把王小北搞得一头雾水。

    “哎呀,出啥事了?说来听听啊。难得出来玩,弄得不高兴那多没劲啊。”

    柯秋露眼神不由自主地飘向不远处正玩得起劲的几个身影。

    最终,她勉强挤出一句:“没关系,你玩你的。”

    王小北见状也没再追问。

    他最头疼的就是猜人心思,尤其是那种问了也不说的情况。

    心里想着,有事直说嘛,真有难题他也不是那种袖手旁观的人。

    不过,望着柯秋露纠结的模样,他想了想,还是忍不住补了一句。

    “到底啥事啊?你要是再不说,我就真走了啊。”

    柯秋露盯着他,心里斗争了好一会儿。

    她的目光在不远处的简昕昕和王小北之间来回游移。

    想了一下后,终于道:“昕昕好像对你挺上心的。”

    来到这个班集已经2个月了。

    这段时间,柯秋露也渐渐看出些门道来。

    王小北这家伙,简直就是个桃花泛滥。

    身边总是围着一堆女同学,漂亮的不漂亮的。

    王小北扫了一眼简昕昕,再看看柯秋露,即便再迟钝,他也明白了。

    不禁失笑出声。

    “得了,还不走?人都走远了,别人还以为咱俩在这儿搞啥名堂呢。”

    柯秋露闻言,脸颊微微泛红。

    “切。”

    一声轻哼,随即加快脚步追了上去。

    王小北望着她的背影,也叹了一声。

    一行人走出林子,来到了湖边,视野豁然开朗。

    眼前这近3000亩的湖泊,还有远方连绵的山峦。

    与北海公园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差距太大了。

    但这里的许多建筑都还没得到修缮。

    这时,众人眼前的长廊,正是课本上介绍过的颐和园长廊。

    随后自然是一轮拍照游玩。

    到了中午,大家纷纷拿出自带的食物,在草地上举行了一场简易的野餐。

    食物有好有坏,但没有人介意是不是丰盛。

    补充些能量,稍作休息,揉揉酸痛的小腿。

    “唉,今年暑假还要不要下乡劳动啊?小北,学校那边有什么风声没?”

    聊天中,袁国庆突然提出疑问。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转向他。

    王小北摆了摆手,“没听说,估计今年不必去了。”

    以往,城里的学生每年都要体验一番农活,去郊外的公社帮忙一两周。

    但因为之前的困难时期,这项活动被取消了,至今也没听说要恢复。

    现在农村正忙着搞各种运动,教育部门和农村估计都没空管这些。

    学校里,学生和校方的矛盾也不少。

    不得不说,他们这一代算是幸运的。

    只是,未来面对上山下乡的浪潮,大部分人连五谷都分不清,也是种悲哀。

    仇晶等人无所谓地说道:“学农有啥好的?看两眼不就会了?干农活太累人了。”

    王小北笑着说,“你在农村长大,不干这些活儿还能指望谁?先前双抢的时候,得大清早忙活,到了中午受不了就歇一歇,晚上还得忙到11点才行。”

    袁国庆接话道:“唉,其实这样挺有意思的。”

    王小北鄙视地说:“别急,以后你有的是机会体验。”

    这小子除了当兵外,这辈子肯定逃不过几年苦日子。

    袁国庆嘿嘿笑了笑。

    吃完饭,大家又接着玩。

    直到傍晚,大家才累得不行去坐公交车。

    玩得开心,但真的累人,颐和园那么大,走一圈都得半天,何况还得逛几个景点。

    柯秋露是自己骑车来的,其他人则坐车走了。

    ……

    大家告别后,王小北跟柯秋露一起骑车回家。

    在路口,二人分开,各回各家。

    一回家,王小北看见了王远山。

    “远山大爷,你……回来了?”

    王小北见状,热情地打招呼。

    王远山先前因为某些事被送去农场,咋突然回家了?

    王远山颔了颔首,“回来了,好几年没见,长那么高了,上高中了?”

    一旁抽烟的王家和也笑着插话:“嗯,高一了,马上升高二了。”

    然后,他对王小北说:“你大爷回来了,当上大队副书记了。”

    “这可是好事一桩。”

    王小北满脸笑意地回应着。

    大队里头,既有大队长,也有书记,通常这些职位是由队长一肩挑的,其下自然配置有副队长和副书记。

    王小北迟疑片刻,还是忍不住问出了心中的疑惑:“远山大爷,你这……现在是个什么状况?之前的那档子事解决了吗?”

    王远山轻点下巴。

    “先前公社错判我的问题,现在农村正搞社教活动,加上最近开的会明确指出了当时的错误,远航就跟社教工作队的人说明了我的事情,我就被放回来了。”

    听了这番话,王小北恍然大悟。

    风向变了……

    接着,他又问:“大爷,现在农村那边情况咋样?我这段时间没过去,不大清楚。”

    “哎,一言难尽啊。乱了。”

    王远山叹气,继续说道:“工作队下去一查,清理过去的工分时发现了不少猫腻,农民交的粮食,说是每交七十五公斤就能领一尺布票。”

    “但到了公社,下发的数量就不对头了……现在很多社员都知情了,开始闹腾。更过分的是,公社有些人为了捂住这事儿,还打压

    听完这席话,王小北心下了然。

    关于布票,他知道农村有发放,但具体多少却不清楚。

    农村怎么可能没有布票呢?

    没布票穿啥?

    当然有,就是少得可怜。

    没想到这事被掀开了盖子。

    至于布票的细节,生产小队的队长知不知情他不清楚,但大队长肯定是知情的。

    这里面的水深得很。

    其实,后世的农村也是一样,农民不了解具体情况,还不是领导说了算。